首页 刑事实务>正文

周洪波:《证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主讲嘉宾:周洪波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洪波教授首先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形式化证据分析方法,接下来,从认知类型的角度分为五个部分阐述了实质化证据分析方法和技术。

第一部分:证据分析的重要性

周洪波教授简单概述了证据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事实、证据是正义的基石,主要体现在以证据为基础的事实认定是法律适用的前提,而事实争议是诉讼的主要争议。另一方面,证据分析是从证据到事实的过程展现,并强调证据是使正义或不义能够被看见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证据分析的既有问题

周洪波教授从比较视角阐述了域外及中国证据分析存在的既有问题。就域外的问题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长期注重证据规则,而不重视证明原理;证据原理的分析多局限于证据规则中所体现的证明原理的分析,其他重要内容的分析受到“自由心证”观念的抑制;未聚焦证据关联性大小的问题;有些判决合法但不一定合理等实践问题。就中国的问题而言,周洪波教授总结了三个实质问题,包括认识论的空泛化、缺乏比较法差异的意识、实质性的证明原理和证据分析思路不清晰。周洪波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实质问题在理论、立法、司法三个层面的具体表现。理论含混问题主要表现为玄学化、随意化、盲视化,立法懵懂问题主要表现为规则制定理由糊涂,司法蒙混问题主要表现为证据运用含混、判决证据罗列、裁判说理过度。

第三部分:证据分析的基本理念

周洪波教授重点讲述了证据分析的三个基本理念。一是证明原理与证据规则双重分析理念,并强调了三个要点,包括证明原理是裁判的最重要规限、证据规则是对证明原理的表现和限制、证据规则之外不是裁判者放飞想象的自由空间。二是证据的关联程度与关联类型分析理念,并提出了三个要点,包括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重要、证据关联性决定证明结论、证据关联性的实质关联与辅助关联、具体辅助关联与抽象辅助关联的区分具有关键意义。三是证明制度差异化分析理念,强调了中西制度语境不同导致证据运用和证据分析的差异。

第四部分:证据分析的预备性知识

周洪波教授阐述了证据分析的一般原理和中国语境。首先,周洪波教授从证据推理的链条、证据推理的模型、威格摩尔图示法介绍了证据分析的一般原理,并指出威格摩尔图示法存在的问题,即未能区分证据与事理的属性以及证明模式的类型。然后,周洪波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证据分析的中国语境,一是中国证明标准的独特性使证明方法具有独特性。二是“客观真实”的幽灵仍然在民事诉讼中徘徊,民事证明方法与刑事证明方法的高度同质化。三是中国证明方法存在规范要求与实践做法的双重差异。

第五部分:证据分析的具体方法

周洪波教授结合“德国杀害前妻案”、“彭宇案”、“杜培武案”等具体案例,分析了辩护的技术与策略,介绍了一般性的分析技术和中国式的策略。其中,一般性的分析技术包括“分解”技术、“拉伸”技术、“锚点探查”技术、“抓住重点,适可而止”技术、“挖掘”技术。中国式的策略包括“不平衡”策略、“外攻”与“内攻”结合策略、“积极进攻”与“兜底儿论证”相结合策略。

文章来源:尚权刑辩学院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的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漏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