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刑事动态>正文

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

      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用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筑牢防范冤假错案的法律防线,让冤假错案的制造者通过司法责任追究付出应有的代价,让司法机关在每一起冤假错案中深刻反思和完善制度,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月5日举行的第二十一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要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真正做到有罪则判、无罪放人。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认真总结纠正重大冤错案件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既依法惩治犯罪,又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每一起冤错案件的发生,都让正义蒙羞。强化办案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底线,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防范冤假错案,应当成为司法机关必须坚守的法律底线。司法机关关于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承诺,必须落实到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层面,要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将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时要不断完善并坚决落实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每一起冤假错案都要予以坚决追责。
     冤假错案堪称司法之耻,每一起冤假错案都是一面司法透镜和反面教材,可以折射和反观司法制度的短板和缺失。近年来,冤假错案屡有曝光,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冤假错案的发生与司法制度尤其是司法权运行机制不科学、司法责任制不完善存在一定关系。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尤其是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方能从根本上防止冤假错案的滋生。
      如何有效防范冤假错案,筑牢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防线,就要始终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坚持程序公正原则,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遏制刑讯逼供和防止冤假错案的杀手锏。防范冤假错案,就必须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坚决摒弃“口供为王”,变“口供为王”为“物证为王”,坚持用确凿充足的证据和完整的证据链说话。事实证明,历史上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主要外因是某些人的“口供为王”办案理念,并且不少口供是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的,属于非法证据。口说无凭,办案岂能有刑讯逼供之嫌的口供?没有确凿充足的证据和完整的证据链,即便犯罪嫌疑人口供认罪,都不得仅凭口供定罪结案。人民法院要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细化有关证据采信规则,严格落实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
      疑罪从无原则堪称防止冤假错案的重要准绳。人民法院裁判案件,应当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对于依法认定的疑罪案件,要严格落实疑罪从无原则;对于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对案件中一般的细枝末节问题和不影响定罪事实的疑点,不得轻率适用疑罪从无原则。为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要切实改变只强调惩治犯罪而忽视保障人权的观念和做法,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坚决做到有罪则判,无罪放人。对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应当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依法作出无罪判决。
      防范冤假错案,就必须严格恪守程序正义的原则。程序正义是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是现代司法遵循的基本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关键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程序正义。程序是实现司法正义的重要通道,严格恪守程序正义的原则,办理司法案件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越是办理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越需要坚持司法公开,越需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公平正义。
      防范冤假错案,就必须认真直面当事人及其亲属、群众和舆论的质疑,回应社会关切。对于每一起当事人及其亲属不断申诉上访的案件,都应引起司法机关必要的重视,及时复查。对于媒体和舆论关心的重大冤假错案,司法机关须认真回应社会关切,第一时间公布案件复查再审的进展情况,及时解疑释惑。
      防范冤假错案,就必须不断完善并坚决落实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每一起冤假错案都要予以坚决追责。在冤假错案的问责中,应严字当头,严肃处理、严厉问责,否则就不足以彰显正义。即便当事人及其家属主动放弃对错案责任人员的追究,有关部门也应坚持原则,将追责进行到底。
      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用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筑牢防范冤假错案的法律防线,挤压冤假错案的产生空间,让冤假错案的制造者通过司法责任追究付出应有的代价,让司法机关在每一起冤假错案中深刻反思和完善制度,让每一起冤假错案都成为反思和完善司法制度的反面教材,才能避免重蹈覆辙,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读书分割线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2月9日,第2版。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的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漏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